打開金融風暴背後的禮物
--凡事的發生必有恩典
凡事的發生必有其意義與恩典,當我們勇於面對並穿越內在的瓶頸,將會看見老天所要送給自己的禮物:愛。
◆ 文/孫誨遠(本會「E企劃」 &「愛的運動」專案統籌)
在國際金融海嘯的骨牌效應下,社會介面開始回歸家庭與個人內在的議題。
向外追逐,將個人價值感與存在意義依附於事業、晉升富裕、名牌物慾指標、權勢地位、一心想名利雙收的年代已悄然崩毀;流連夜店高消費場所、一次低消動輒近兩千元的汽車旅館、KTV酒店大餐夜夜笙歌、高消費SPA……等休閒去處,都不再是寬裕、合宜的消費方向。
觀看從2007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危機,至2008年9月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陷入財政危機、歐洲一些銀行被央行接管,上述全球性金融風暴,彷彿瞬間波波快速蔓延開來的海嘯,席捲整個亞洲的金融經濟。
據內政部前年統計,迄九十七年十一月竊盜發生數量尚未升高,但可以想像的是,隨著經濟蕭條,失業潮飆升,許多人遭逢減薪、資遣,資方無預警宣布倒閉,遙放無薪假……。在這樣的影響下,台灣的竊盜詐騙事件在後續必定會快速攀高,人與人之間會愈趨疏離,非但失業者沒有平安、企業家沒有平安,恐怕連生活最起碼的平安也將面臨挑戰。
這個時候,每個人的「家」和每個人的「內在心靈」,都是最基本的搖籃,當準備好自己,每個人都可以提供給自己與受挫的家人「接納、安全、愛、瞭解、傾聽、分享與支持」,唯有從這個地方,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再度出發的信心、勇氣。
但是,即使面對這樣的社會趨勢,我們的內心都準備好了嗎?
當此時此刻,我們非得回家不可,我們的內心有個溫暖的家,迎接自己嗎?
當此時此刻,有受挫的家人的想回家,我們準備好如何面對和迎接嗎?
當有長久以來只知道為事業打拼、鮮少將時間留給家人、疏於經營家庭的家人,如今因為這波風暴籠罩,失去的事業,我們如何看待他們?我們如何在長久缺乏瞭解、密切相處、溝通、理解的關係裡,重新「經營家庭人際的嶄新生涯」?
而,倘若我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天天回家,卻在內心上距離家人相當遙遠的人;當自己不再有事業依靠、需要開始天天回到這個向來被自己所照顧的家,您將怎樣重新建立與家人的關係?您將如何首先學習支持自己,讓家人們瞭解自己需要被支持、被理解的感受呢?
在這個經濟危機的背後,隱藏全世界人類共同的重大課題,就是——重新回到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向來與家人親密關係中的「互動感受、溝通模式或瓶頸」有哪些?然後透過這些功課裡,迎接自己回家、迎接提早退休或失業的父親母親回家、迎接無法在職場上持續棧戀名利權位的先生或妻子回家、迎接向來感受不到家庭穩定力量與溫暖的孩子們回家。
老天的恩典,總會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裡不斷述說,只要我們願意傾聽,都會聽到祂以愛為前提的種種安排:「孩子們,休養生息,回家吧。在這裡,你將會學習愛,也將會瞭解愛。」
過去未曾學習到的,從現在起,我們將會開始逐一面對;家人間忽然多出許多相處的機會,在每日勢必共處的空間、勢必共同溝通的事件裡,曾經由於不曉得如何適當溝通處理,而閃躲到不斷加班應酬的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如今,將再也沒有機會持續避重就輕。
昔日內心外放,必然有其潛在的因素,或許是自己在早期童年的原生家庭裡,向來未曾學習過正確的愛的表達方式、未曾接受過父母的接納、傾聽、肯定、陪伴,以致於不曉得自己的存在與意義,除了在職場上不斷工作以獲取「自我價值」的證明外,並不曉得原來透過學習「自我接納」和「自我肯定」,是可以看到自己的價值與存在;原來當敢於承認自己的需要、勇於表達自己的需要後,是可以那麼的不孤單,可以那麼的被瞭解,可以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原來,更不需要有那麼多外在掌聲或權勢名利來陪襯,我們的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珍貴。
當我們開始回歸到家庭,便開始打開老天送給自己的禮物。
我們終於有機會開始學習到什麼是和自己相處,什麼是好好疼愛自己的滋味?無論是親密關係的經營、家人關係的重建、親子溝通平台的嶄新建立、健康的經營、興趣生涯的經營、對老天和信仰的重新認識等。都是在這一波金融風暴下,老天所賜予每個人重新整頓自己的轉機,每個轉機都是嶄新生涯的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