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路走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有人曾經這麼感嘆老年:
—怎麼覺得昨天還是春風少年,如今黑髮就染了白霜,
怎麼才一提當年有多神勇,馬上被人提醒,早已是long long ago,
怎麼才開口不久,孩子們就輪番滑著手機,說這開頭太久,
從年輕拼到老,追到了五子登科樣樣成就,就是少了擁抱自我。—
是的,這是過去華人文化底下,對於老年人的傳統概念!
人只要一退休,人生舞台燈光全暗,只剩下回家躺在沙發,無奈的開關電視,獨自孤獨、寂寞。
隨著500萬人潮,即將在2025年以後進入退休市場,
這些過去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將再也無法套用到他們身上,也就是說,他們比以前的老人家有更多選擇,不再甘於傳統的銀髮生活。
現在的他們準備好了,開啟過去的老年人從不敢,也沒有經歷的夢想新願景,
這500萬大軍就要撞開未來,成為名符其實的「壯世代」,Strong,將引領退休大軍走進一個全新世界。
任林教育基金會成立22年以來,以愛、覺察、陪伴、成長,深耕心理健康及家庭關係議題,專注推動個人成長、親子關係與全人健康,每年幫助超過1萬個家庭成員,翻轉家庭危機,其中,運用察覺圈理論培訓專業的讀書會帶領人,學會了傾聽和同理,再把愛與覺察帶入社區,陪著有需要的家庭探索自我,找到通往幸福快樂的方法,而這群讀書會志工帶領人多半是50歲以上熟齡,他們也和受伴的家庭一起成長。
任林教育基金會特別和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共同合作,推出「從前從前自傳書」活動,集結讀書會帶領人的團體共學、共創的方式,陪伴長者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修復與家人的關係,凝聚家人力量,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
任林相信,「壯世代」退休潮在任林的「從前從前自傳書」活動陪伴下,將可提高社會參與度,也能讓身心靈活得健康,透過不斷的學習,心情也跟著好,將能轉化空虛、寂寞的情緒,重新認識自己、更有韌性,成就全新的盼望。斷開過去老年的標籤,壯世代一定能夠迎接豐盛的第三人生好風景,甚至有可能從原本的自傳書書寫者,經由培訓後,而成為讀書會帶領人,成為給予者,實踐美好的熟齡新天地。
任林「A-Gift《從前從前自傳書》書寫陪伴服務計畫」旨在提供熟齡者「有品質的陪伴」:協助65歲以上長者,走出家門獲得社會參與的機會,降低孤獨感,獲致心理健康。參加者以長期連續性讀書會團體工作模式,透過《從前從前自傳書》200道題陪伴長者進行生命回顧,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完成個人自傳書,同時帶領閱讀《第三人生好風景》一書,學習從正面的角度詮釋自己的生命經驗。
《A-Gift從前從前自傳書》由「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自荷蘭引進修改;《第三人生好風景》為任林教育基金會精神領袖任兆璋修女作品。
長者將透過為自己立傳的過程,創造全新的機會再次審視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疼惜讚嘆曾經用心追求美好的自己。允許生命重大事件的接納與和解的發生,練習用感恩的視角看待生命經歷過的挑戰,重拾生命活力,迎向豐盈喜悅,找到心靈的歸屬,同時降低長輩孤獨感與失智風險。
擁有輔導諮商領域專業的任林教育基金會,深耕讀書會社區服務計畫超過22年,「志工培訓系統」深具特色,「金牌帶領人培訓計畫」落地以來,至今已培育超過400名優質讀書會志工,帶領婚姻、家庭、親子、生命等議題的讀書會共學團體,以生命影響生命,透過任林全台灣五個地方學習中心(台北/新竹/台中/雲林/花蓮)開辦超過上萬場讀書會團次,社區服務遍地開花,為台灣的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做出貢獻。
A-Gift《從前從前自傳書》將由任林心理師督導已授證陪寫志工,進行團體或個人陪寫,共創十週讀書會帶領教案,透過拆解《從前從前自傳書》與《第三人生好風景》兩本書章節,整理出十個生命回顧主題,分別以十週主題式的陪伴共學方式,帶領長者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完成個人自傳書。
十週陪寫主題如下:
主 題 | 焦 點 | |
---|---|---|
第一堂 | 大家好,我是…. | 相見歡 團體關係與規則建立 |
第二堂 | 當我小時候 | 我是誰? 重要他人 我有哪些親戚家人 開啟親人間的連結與對話 |
第三堂 | 家庭教會我的事 | 家的意義 家是生命的第一間教室 |
第四堂 | 我的學生時代與打拼時代 | 人生的高光與低谷 與父母的關係 |
第五堂 | 那些不好說的秘密 | 生命重大事件(轉捩點) 陰影與創傷 困境帶來的禮物 |
第六堂 | 關係 | 人際關係(父母、伴侶、子女、親屬、鄰居、同事…) 結婚是成長的開始 |
第七堂 | 圓夢計畫 | 創造圓夢的機會 未竟事宜的遺憾 |
第八堂 | 獨立老與孤獨老 | 意義與死亡 自我親密 社會參與 |
第九堂 | 社會參與 | |
第十堂 | 同樂會 | 結業同學會 |
世新大學校長(右二)、傳院院長(右一)、產學中心主任(左一)與任林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合影。
此外,本案連結世新大學、文化大學、佛光大學等傳播科系的學生,發揮所長,擔任自傳小幫手,開啟青銀對話的空間,陪伴引導長者回顧人生,並透過文字、影像紀錄成冊,除了為長者留下美好回憶之外,更在陪伴、紀錄和書寫的過程中,達到「青銀共融」目標,年輕人學習長者智慧,在陪伴和被陪伴的過程中,彼此關懷和分享,共創和諧美好的社會。
透過十週課程,完成一本自傳、讀完一本書、交到一群共學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