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1
►新竹學習中心 (03)543-7315
快樂從身、口、意和情緒的覺察出發
文 ♦王進財(董事長)
一個人的樂與苦可以從身體的語言、口語的表達、內心的意欲覺察出來。每天,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和事,這些對於人和事的感受,如果從氛圍角度分成三級為:快樂、還好、痛苦。覺得快樂的時候,我們的肢體是輕鬆、手舞足蹈,嘴角、眼睛都會笑,心裡想的和念頭都是開心喜樂和希望,講出的話也都是讚美、肯定的,周遭的氛圍是輕鬆歡樂的;反之,則是肢體僵硬、缺少美感,話語是抱怨、指責、諷刺、挑毛病、缺少同理心,心裡想的都是不開心的事,周遭的氛圍是緊張、痛苦、衝突的。
自我的身、口、意覺察對創造幸福快樂很重要。觀察我們的身邊的人可以明顯看到二端的人:有一位長輩,人非常善良,樂於助人,對外人都很好,可是對自己的孩子總是看到缺點,互動的肢體和口頭語言充滿指責、負面指點…。我發現,這位長輩的內在自我價值是自己不夠好,習慣自我批評,造成自己和家人都痛苦。
我試著陪伴她自我肯定的轉念練習,因她的信仰是佛教,所以也以業力的觀念引導,但是非常不容易,對於一個幾十年來被成長背景困住的人,覺察和轉念的功夫是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一步步改變。
相對的,我很欣賞一對認識20幾年的夫妻,打從他們孩子還未上學到現在都已經就業,一路上看到他們全家人的樂觀向上,樂於運動、愛護自然,言語都是感恩、感謝、有禮貌與同理心,全家樂融融,只要有他們在的時候,大家都自然被感染到那份開心快樂。仔細了解他們夫妻平常的生活和人生目標都是謙虛的,並且持續學習和樂於助人。
反觀我快樂嗎?快樂是一種感受,如何藉由自我身、口、意的覺察轉化成為快樂的人,處理關鍵點是感受和情緒的覺察和疏導,以及自我預設信念的覺察與轉念。分享實用的三步驟:臣服、覺察、陪伴。
首先【臣服】。接受宇宙吸引力法則,感謝一切發生都是好事。我們的負面身、口、意的出現正是自己背景的不健康環境或創傷,導致不健康的信念、價值觀,以及防衛機轉受到外在的衝撞所呈現。所以需要謙卑的接受他人給我的成長禮物,感恩負面的情緒如同一面鏡子,照見自己內在的渴望。
接著【覺察】。以察覺圈進行覺察:我發生了甚麼事,我怎麼了?我們的行為有九成以上是深藏的潛意識在運作,一方面覺察情緒背後感受的感受,一方面覺察負面信念、認知的來源。譬如,幼時受到外在環境的挫折而產生的自責、愧疚、自卑感,產生不健康的信念、價值觀,以及對人和事的預設立場,在腦神經系統根深蒂固。唯有看見過去成長的創傷經驗(覺察),才能解開本身所受的制約。
最後【陪伴】,陪伴受傷的內在小孩。如果自己被他人的行為勾起情緒,此時需要傾聽這情緒的由來,然後陪伴這感受和情緒。「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總是不夠好」、「我是沒價值的」、「我是小蝦米」…這些想法是自己成長背景的創傷造成。所以要去分辨是自己的問題或對方的問題;陪伴自己需要的是自我傾聽和同理的力量,隨著我們耐心的陪伴,情緒會自然的消化、轉化。而在關懷和陪伴過程中,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可以等待,需要等待,而講道理、找藉口是陪伴過程常會發生的事,只會讓感受更不好。
新年開始,承諾從日常生活中覺察自我成長,隨時身、口、意三到的覺察,幸福快樂自然到來。
祝福 任林的朋友~
闔家快樂幸福,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