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故事館
:::

  改變,從自己做起

3-P20-sunset-4883881.jpg

被否定、被要求、被責罵,一直是成長中常常面對的,但是一次次讀書會的學習與看見,漸漸學到如何自我覺察,自我肯定,還有自我療癒。

 

文/小文(花蓮讀書會成員)


我很感謝任林教育基金會在孩子學校舉辦的讀書會,讓我有機會認識學習任修女的五本書,它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及觸動。任林積極推動親職教育,讓父母成長,為了能培育健康的下一代,透過讀書會的帶領,這絕對是最好的方式。


過去自己為了生活、滿足物質需求,拚命工作,忘了家的本質,忽略自己跟家人真正的需求,透過讀書會的學習,先要學會「今天,你愛自己了嗎?」其實一開始覺得非常困難,自己的成長背景,讓我不會愛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愛,更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對身邊的人總是充滿不信任,也常常對人對事感到厭惡。透過讀書會學習分享討論,發現原來過去的成長背景居然深深的影響我成為稱職父母的絆腳石,對孩子的教導,是如此的令他受傷,甚至對先生也是如此,但真正受傷需要療癒的是自己。


任修女說:成功的父母不但能夠了解、認識自己的感受,也必須要懂得孩子的感受。其實這句話常常提醒我,自己的身體裡到底住的是孩子還是成人?如果做父母的能用孩子當下的眼界看待事情,就比較容易理解孩子的行為,也會清楚怎麼跟孩子溝通。當我這麼做時,孩子越來越願意跟我分享,讓我更清楚孩子的思緒。


記得第一次跟孩子道歉是在學習《任修女的親子學堂》之後,過去經常歇斯底里的待他,標準善變令他無所適從;學習後,明白人不是完美,有著自己的缺點,能力有限,也是需要透過學習才知道如何當父母,當自己明白這個點之後就容易找到自己的問題,也才能修正自己的觀念。


之前對先生我也是無理取鬧,總覺得他永遠欠我,不懂得尊重他,也經常嫌棄他的作為,總是看不到他的優點。在讀《結婚前,結婚後》的當中,感覺自己一直被雷打到,字字句句都在提醒我,要安於自己的選擇,了解他的成長背景。我發現尊重先生之後,他做得更好,才看見原來他一直努力經營著我們的家。印證修女說的,真正想要好好選擇配偶的人,是選擇配偶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是可以不斷提升的,而且是讓人感到幸福的。


被否定、被要求、被責罵,一直是成長中常常面對的,但是一次次讀書會的學習與看見,漸漸學到如何自我覺察,自我肯定,還有自我療癒。當然這部分是緩慢行進的,因為我缺乏面對的勇氣,所以仍舊努力中。


我一直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我想這跟過去的成長過程有關,現在還是我的課題。面對情緒是一種能力,我們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對待配偶,至今仍在調整,找尋問題的癥結,也希望我有勇氣去面對,我不想把它當成藉口,讓它持續發生。


任林教育基金會不定期舉辦各種主題的工作坊,透過老師的帶領,往往有更深層的認知跟了解,透過某事件發現過去成長背景的發生,造成當下自己甚至孩子為什麼出現的行為,找到凍結的原因,就可以進一步找到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最後得到自由。如果沒有一步步的發現,釋放心中的結,它似乎會像磁鐵般黏著自己,不斷重複發生,最後還會生病。老師指導我們如何自我釋放,透過不斷練習得到改正,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家人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對待。


感謝任林安排這樣的學校、社區學習,讓我有機會認識自己、察覺自己,不斷的學習調整。現在對人是可以感受到溫度的,也會主動表達感謝及讚美,我相信也期待透過基金會安排的學習,可以讓更多人找到心靈的幸福及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