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必須回到自身的覺察、同理,才能夠真正傾聽陪伴和同理他人……
◆文/翁愛蓮(台北讀書會帶領人)
「南門國中電影賞析讀書會」是我跨出基金會,帶領的第一個學校團體,還記得當時的心情真是緊張又興奮!還好第一次播放的影片《只要我長大》,內容有趣又感人,成員討論熱絡,讓我有了愉快的經驗,而至今已經帶領滿一年了。
前幾期我所選的影片都是自己非常喜愛和感動的片子,有些成員在欣賞影片時,會準備紙筆記錄下感動的片段或句子,以免在分享時遺忘了感動,並在群組裡繼續分享當天的收穫或與家人互動的心情,真是感性認真的一群夥伴!
我時常在準備方案時,記錄了影片中令我感動的場景和對白,以便分享討論時可以連結到覺察、同理或自我價值的議題,每期最後一次都會分享察覺圈或愛的運動,雖然時間不多,無法詳細說明和實際運作,但有夥伴表示,有越來越了解為什麼自己無法同理別人,原來是自己還有些沒有被察覺的情緒,所以還是必須回到自身的覺察、同理,才能夠真正傾聽陪伴和同理他人,這對個人自我價值的影響,也有另一層面的認知和重視。
幾期的帶領下來,感覺夥伴們彼此真誠開放,時而認真感性,時而詼諧幽默,有新夥伴加入時也會積極傾聽陪伴,時常給予讚賞與肯定,每次結束後還時常會邀約一起用餐聊天,漸漸的我感覺多了好多好朋友!
有些成員是學校的認輔志工,大多有參與過任林的讀書會,所以成員們多半對自我覺察和同理心並不陌生,也因此我的提問能如預期的切入重點,得到預期的回應!這並不是我帶得好,而是這群成員的素質好,總是聽得懂我在問什麼?我要說什麼?願意思考,願意覺察。感謝舊成員的持續參與,與新成員的陸續加入,讓這個團體永續成長。
期待能持續帶領南門電影讀書會,除了喜歡看電影外,另一個原因是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許多的自己,因為要準備提問單而反覆觀看時,一次次更深入體會內在被牽動的是什麼,許多過往的傷或感受能透過眼淚釋放,而慢慢的自我療癒了!更大的力量是來自於看到夥伴們連結到自身經驗時的真情流露,尤其在覺察牽動內在負面感受時,願意表達的瞬間,那是一種被信任的價值感,也傳遞了我釋出的接納與安全感!是多麼可貴的連結!感謝這個團體的信任,感謝這難得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