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心中的導師 > 感念美智老師的「陪」與「培」
:::

  感念美智老師的「陪」與「培」

{637883947655680659}_4.png

文/王銀賜

「陪伴」這個詞語對我而言已是習以為常,不僅常聽聞別人提及,甚至自己也常掛在嘴上;但回想起被陪伴的經驗,心中雖不是激動非常,但也是餘波盪漾,那感覺像是一種莫名的感謝與無比的慶幸!

時光回到2000年10月,因緣際會下加入了懷仁的工作團隊,而有了一年三個月與美智老師共事的機會。那時美智老師是中心主任統籌所有工作,我是行政人員之一,主要負責活動招生事宜,而活動單張的擬稿與排版就成了我重要的工作項目。記得開始的時候,興高采烈地擬訂好,卻常被改得面目全非,一再發生的結果,我一度認為「不需要太用心寫,反正一定會再改…」「最好老板說一句我寫一句,省得彼此麻煩…」最讓我感到無所適從的是:主任只告訴我這樣不合適、那樣不貼切,至於如何才是好的才是對的,一時間連她自己也沒有答案…。

直到隔年二月參加了為期20週的協談人才培訓,從中我才慢慢體會懷仁所提倡、所實踐、所珍視的精神為何。當課程結後我試著用親身的體會寫下這一段話而得到美智老師的肯定,後來更成為文宣單張的部分用語時,我不僅發現、更經歷了懷仁的核心精神——「陪與培」,在我身上的具體展現。

潛移默化中培養學員一種「向內看」的習慣。

在繁忙紛擾的日常生活裡,能夠適時地停下來問自己:「喔,我怎麼了」我目前的心情如何感受怎麼樣是什麼想法在驅使著我我目前的人生主題是什麼…等等。

在緊張複雜的人際互動中,能有力量去問對方:「耶,你在哪裡」你的注意力在哪裡你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你的心情又是如何是什麼樣的背景促使你這樣的反應…等等。

當我們比較懂得「內在裡面的動靜」時,就比較有能力接納彼此、照顧自己,跳脫原來的互動模式,更能發揮彼此應有的生命潛能。

當薰習愈久,就愈是喜歡這種「陪與培」的感覺,就愈是欣賞任修女與美智老師的工作,就愈是珍惜能與人真誠接觸的機會,就愈是感恩上主奇妙的安排。為文至此,感念美智老師的同時,也祈願薪盡火傳,藉由任林教育基金會的善行義舉,能有更多的朋友與家人,嚐到這「陪與培」的美妙經驗與體會。


銀.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