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社會脈動 > 到底是誰的責任?
:::

  到底是誰的責任?

10.jpg

到底是誰的責任?
當我們能夠覺察這是孩子的責任時, 雖然關心,雖然很想幫忙,就會提醒自己,孩子才是這件事的主人, 不把孩子的表現變成自己的表現,不急著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反而可以靜下心來,跟孩子一同討論問題發生的原因,也能夠適時放手, 因為知道孩子雖然跌跌撞撞,但他們將會學到獨立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文/吳健豪(本會輔導老師‧「愛上影劇團」指導老師)

最近阿帕契軍機打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幾天後事件男主角勞姓軍官的父親和姊姊召開記者會,我原以為勞父出面是為自己退役將領身份卻在大陸投資澄清說明,沒想到卻是代兒子向國軍和社會大眾道歉,至於勞姊呢?也為了替弟弟說明而被炮轟。

我心裡納悶,這件事的主角是誰?是勞姓軍官不是嗎?如果他有錯,不是該他親自跟大家道歉;如果他有委曲,不是該由他跟大家說明,怎麼是父姊「代為出征」呢?!

這樣的景象並不陌生,最近,母親要陪她的姊妹淘去外地探望就讀大學的兒子,同時幫兒子尋找下個學期校外的租屋。可以理解,做父母的總是關心孩子、不希望孩子吃虧受傷,只是不自覺就會替孩子做很多事,漸漸變成一種習慣,到後來也混淆了這件事是誰的責任。

我就曾遇到跟青少年會談,孩子臨時生變,要媽媽代為跟我連繫改期,當沒連繫成功的時候,孩子就怪媽媽,卻沒檢討是自己臨時改變,又沒負起連絡的責任,忘了媽媽是那個「協助」者,真正責任的主人是自己。其實有這樣的文化,不只是個人分不清界線所致,整個外在環境的文化也時時刻在影響。

一天,友人見我在臉書上轉貼營養午餐政策的訊息,回文表示營養午餐根本不必學校準備,父母太偷懶了,為何不幫孩子準備便當,隨即我們在網路上有小小的論戰。我的論點是,不是每位父母都擅長烹飪一事,工作性質所致,也不見得有充裕時間可以準備。雖然我絕對認同有的父母可能便宜行事,忽略準備便當也是種表達情感與愛的方式,但把「準備便當」和父母「用不用心」劃上等號,實在有點太苛求,忽略人和家庭的差異性。

我們太過於要求父母「應該」做到什麼,好像做到這些事才是「好」父母,可是忘了父母也是人,每個人有自己表達的方式與獨特性。於是乎,這樣不分差別的期待,變成一種壓迫,有心卻做不到的父母,也會內化這種壓迫,認為自己不夠好;或者當一名母親有自己的事時,就會為了自己沒煮飯給孩子吃而認為自己不盡責與愧疚。

我們也容易把孩子的行為等同於父母的管教。當我們批評一個人「沒教養」的時候,不只是批評「他的行為」,同時也在說「你父母沒把你教好」。於是勞父因為「沒把孩子教好」所以出來跟大家道歉。沒錯,父母確實有教養的責任,但勞姓軍官明明已經是成人,是獨立的個體了,他的行為不就該由自己負責嗎?像過動兒之類有些特殊孩子的狀況,不是父母不教,是父母真的也「控制」不了這些孩子的行為。我在從事家暴諮商工作時,就見到許多管教過當的父母,並不是不教孩子,而是用錯方法,過度將孩子的表現視為是自己的表現,所以才會對孩子的行為用情緒性的方式回應。

我們的文化重視教養教育,這點很有意義,但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孩子視為父母的延伸,當功成名就等於光宗耀祖時,一個人的表現變成一個家族的表現,這時候就可能會分不清自己與他人的責任。一個人的成就,可能是傾全家的資源在栽培,每個人要做自己就變得很難。西方重視個體的文化,似乎很自私,但我反而覺得,如果分清楚自己和公共的責任,反而有助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因為我們可以去看到每個人的努力與價值,而不是你、我、我們都變成一團泥攪和不清。

如果我們分清楚孩子與自己的責任,當孩子成績表現不好或做出不適當的行為,不用覺得是我沒教好,也不會覺得我沒面子。有時候過度承擔責任,反而沉浸在自己的挫折、焦慮裡,看不清孩子的狀態;有時候把焦點放在面子,孩子就會覺得「你只是在乎你的面子,根本不是在乎我」,反而是種不被在乎、不被愛的感覺。

當我們能夠覺察這是孩子的責任時,雖然關心,雖然很想幫忙,就會提醒自己,孩子才是這件事的主人,不把孩子的表現變成自己的表現,不急著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反而可以靜下心來,跟孩子一同討論問題發生的原因,也能夠適時放手,因為知道孩子雖然跌跌撞撞,但他們將會學到獨立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我在接受諮商訓練時,我們常常被提醒「這是案主的責任,還是自己的責任?」如果把案主的問題扛到自己肩上,就會想出一堆建議給案主,當每個建議都被案主拒絕時,我們可能會很挫折,或是生氣對方為什麼不接受我的好意。其實那是我們沒看到,自己過度承擔對方責任的盲點。

回過頭來,父母常說希望孩子能獨立,但邊說的同時,卻是邊幫孩子收東西,這個行動本身產生的結果,跟話語及期待剛好是相反的。如果我希望孩子獨立,不妨從這一刻開始檢視,我們有沒有過度替孩子承擔責任?省思我們是不是在語言和文化裡,把父母和孩子緊緊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