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社會脈動 > 參與社會關懷,培養有關愛能力的人格
:::

  參與社會關懷,培養有關愛能力的人格

11.jpg

參與社會關懷,培養有關愛能力的人格
 
當孩子感受到挫折及壓力時,不是予以漠視及貶抑, 而是能以愛及關懷,讓孩子經驗被支持及同理的經驗, 增加內心與人情感連結及交流的能力。 當一個孩子內心溫暖,感受過愛及關懷, 他也就不致對於其他人做出過於殘忍的事。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前任林教育基金會董事)

台灣社會自2014年五月,鄭捷在捷運列車上的無差別殺人案件,使多人死亡及重傷。

再到今年2015年五月,龔重安潛入文化國小隨機割喉八歲女童,短短一年間,台灣兩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的發生,著實令社會震驚、恐懼、疑惑及痛心。

當這社會越來越多兇手,以殺害無辜生命來作為報復社會途徑,並求死刑來解脫生命的虛空及絕望,這正警惕社會,可能有越來越多潛藏的人,正累積無法消除的生命無意義感、憤恨感,還有扭曲及偏激的價值觀,不再將生命視為「生」「命」,而是任意發洩怨氣和不滿的物體。

除此之外,從兩個案例分析,兇手都有性格冷漠傾向,並自我中心的認為是外界、社會對不起他。內心對於生命的受傷及受苦,不僅無感,還對自己罪行的後果,幸災樂禍及不以為意。這在在都反映出兇手的「反社會性人格」,內心對愛無感,無惻隱之心,合理化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反社會性人格」或冷漠性格的人,在早年生命,或多或少都會有受虐或受忽略的經驗。另一種極端的可能性,是過度縱容和溺愛,而自我中心傾向。在缺乏關愛的情況下,無法和人形成有意義的連結,也無法有愛及被愛的情感互動經驗。對於和團體或社會的相處,採取迴避或疏離。可能來自內心的自卑感作用,使他們不認為,在團體生活中,可以獲得肯定及成就。於是,他們一面迴避融入社會的壓力,一面懷恨社會的拒絕或忽略。

個體心理學創始者,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人面對生活的各種問題準備不夠,會引起一千種不同的形式,表露心靈與身體的自卑感與不安全感。」而這一些自卑感與不安全感,會使人懼於參與社會,而形成了社會興趣缺乏。

自卑感,會形成內心強大且沈重的壓力,阻隔人與社群真實接觸。自卑感,常會形成內心的自我恐嚇:自己必然會在社群中,遭遇失敗、嘲笑及唾棄。以致自卑情結,讓人深信自己的劣勢及不堪。再加上不安全感的侵襲,社會及人群,成為攻擊的來源。若欲報復那些自己覺得被欺壓的感受,自卑感的人,也不敢向真正對他施壓的人,正面對決,而是找弱小,及無法抵抗的人,如小孩、女性或長者。

高爾頓‧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的人格特質論認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七條標準:一、專注於某些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是一個真正的參與者。二、對父母、朋友等具有顯示愛的能力。三、有安全感。四、能夠客觀地看待世界。五、能夠勝任自己所承擔的工作。六、客觀地認識自己。七、有堅定價值觀和道德心。

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我們能從家庭這個微小世界,走向校園的學習歷程,再走入社會社群,與更大的世界連結。在連結中,投入個體的生命行動力及影響力,參與社會,不漠視自己的存在,也不漠視他人的存在。

如果我們迴避與外界互動,也漠視自己身處社會中,不關注他人及外界的需要,我們也難以獲得發展及成長。個體發展及成長,都與社會脫離不了關係。只想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人的孤立空間中,無疑拒絕了刺激、拒絕了思考、拒絕了互動,也拒絕了情感交流。

這樣的一個人,他將不認識自己是誰,也不知道他所處在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當然,也無從瞭解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與存在的意義。生命虛無,每活一天,都是無意義的。

所以,我們在養成一個孩子的人格時,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孩子具有愛及關懷的能力,這是成為成熟個體的一部份關鍵。絕對不是告訴孩子,以他自己的利益(只顧考試成績、只顧自己的好處、只顧完成競爭目標)為優先。在發展及學習更有競爭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參與團體,及人際互動的情況。孩子需要能明白,這社會是由許多不同特質的人所組成,和不同的人相處、合作、互動、討論,也是重要的學習。

當孩子感受到挫折及壓力時,不是予以漠視及貶抑,而是能以愛及關懷,讓孩子經驗被支持及同理的經驗,增加內心與人情感連結及交流的能力。當一個孩子內心溫暖,感受過愛及關懷,他也就不致對於其他人做出過於殘忍的事。

利己主義,只關切自己的事,很容易讓一個人的人格扭曲為自我中心,這和自愛自重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自愛的人,懂得自我尊重,也懂得自我肯定,同時懂得尊重及肯定他人。而不是將生命力氣,放在利用別人來滿足自我的需求,也非控制別人來獲得依賴。這只是將生命放在無益自我成長的狀態。

一個孩子的人格成長,是從出生後,即開始累積生活經驗的體會。至五、六歲時,即可形成一套情緒、認知及行為模式。進入小學之後,開始以這一套模式進入社會(學校是小型社會),至青少年時期,人格漸漸成型,直至成年期的人格定型。這意謂著,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對人格的養成,都有一定的影響及塑造。並非至成年之後,一個人「突然」的變成了喪心病狂的兇手,或是冷漠、報復型人格。

若是我們對孩子的關注及真實情感交流,能及早影響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在人生發展的過程,相信自己能獲得外界連結,也知道如何和外界社群互動,並且能建立穩定自尊及自我價值,即使遇到人生逆境及困難,會較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學習調適,能主動透過和外界的交流,得到需要的支持及鼓勵。

然而,我們社會的關懷能力,也需要即時發揮效用。若是社會越傾向重視功績,也越以外在條件評價人,那麼,社會將降低對不同人的包容力及涵納度。讓人和社會的關係,形成強烈的對立和疏離,也累積更多不適應社會的複雜情緒,及情緒壓力。

這兩起無差別殺人事件,讓社會承受了巨大的傷痕,人心的恐懼及不安也被引爆出來。然而,我們需要記得,這不僅是社會集體的傷痛,在所有被害者身心及家庭,都造成難以止息的悲慟。而這樣的傷害,我們社會無法再承受。唯一修復的方式,就是讓悲慟化為我們改變的力量;改變我們的家庭關係、親子互動、學校風氣、社會文化。讓家庭及社會都有愛及相互關懷的能力。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我們都能為這社會帶進一份愛的力量。也以這愛,療癒在我們心中,曾經遭遇的恐懼及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