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社會脈動 > 丟出寶可夢球,抓回家庭互動
:::

  丟出寶可夢球,抓回家庭互動

12.jpg

社會脈動為任林教育基金會回應社會事件之觀點, 撰寫之駐站專家皆為本會諮商心理師,  本專欄採不定期刊登
 
丟出寶可夢球,抓回家庭互動

文/任林教育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 謝欣惠  105.9.12 

12-1.JPG

圖片摘自網路

旅行時,在日本街頭,看到許多駕駛停在路邊,拿著手機,我把這景象分享給朋友,朋友說:他們在玩寶可夢-「Pokemon」。我想那就是個好玩流行的遊戲吧!回到台灣,著實嚇了一跳,公園擠滿了人,Facebook朋友分享抓怪成就,新聞不斷播送,美國時代雜誌還以「預見末日景象」為標題撰文,這些現象引發我高度好奇,我稱之為「寶可夢現象」。

「Niantic」執行長Hanke透露他的Pokemon GO設計理念:

  1. 運動:需要實際行走才能進行
  2. 用新的眼睛看世界:現實中的地標是遊戲景點
  3. 打破沉默:讓所有人合作

許多玩家說:「皮卡丘很懷舊」、「打發時間」、「運動省冷氣」、「很有成就感」......等。想想,在漫長的暑假期間,出現一個帶大家回到快樂童年時光的影音畫面,再加上遊戲簡單與成就感,除了喜愛遊戲的人,也吸引了許多不想待在電腦前,又覺得其他遊戲複雜的玩家。小朋友、青少年喜愛,連許多中老年人也加入風潮。一位校園教官說:「看到一位爸爸,一早帶著兩個小孩來校園抓寶可夢,中午離開,下午又來抓,就這樣抓了一整天,很好笑,但也覺得不錯,好像多了親子互動。」的確,寶可夢帶出許多溫馨畫面。

從家庭的觀點來談,Satir家族治療對「家庭」的理念提到:
「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人們因相似而連結」,治療師們在接觸家庭的第一件事情,也是「連結」。
當「寶可夢」成為家人之間的遊戲時,「連結」就產生了。你我都是玩家,我們必須互相幫助,彼此的角色和關係不再是親子或上下,而是平等的。此刻,距離近了,話題不再是上對下的叮嚀:該學什麼、幾點回家、要開學了、功課如何…等。遊戲中,孩子反而成為帶領者、協助者。這樣的親近與孩子的獨立,不就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12-2.jpg寶可夢人潮/ 圖片摘自網路

既然「寶可夢」對家庭關係是有幫助的,是否要鼓勵家人一起玩呢?答案是「不一定」!寶可夢作為家庭的連結,但不能成為家庭唯一的媒介,玩遊戲的家長,更需以身作則、親身示範。事實上,許多家長在社會生存的壓力下,對線上遊戲的需求不亞於孩子,遊戲的回饋、成就感更彌補了工作上的挫敗感。倘若此刻擔心孩子著迷,對孩子限制時間,自己又沉迷其中,反而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管教的質疑和迷惑。許多家長更擔心,現況再持續下去,孩子會成癮、不讀書,影響日常作息、外出安全、被詐騙等,這些擔心確實不可忽略。畢竟,寶可夢現象已經不是網路議題,更觸及社會安全議題,社會心理學提出的「從眾」、「責任分散」效應,說明人們期待藉由從事跟大家一樣的行為,可以減少對立壓力;道德責任會因行為相仿 (如聚集、丟垃圾、斥責勸告者)而減低,這樣無意識的跟隨與責任感的降低,相信才是家長更需要關心的。

寶可夢現象提供我們思考幾個問題:

  1. 為什麼孩子會如此沉迷與跟隨? 家長該說的與該做的都做了,孩子卻寧可玩遊戲也不願理你?
  2. 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嗎?社會責任及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消失了嗎?
  3. 為什麼孩子寧可投入寶可夢遊戲,也不願意坐在餐桌上聊天?

答案可以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家庭生活失去了「懷舊、童心」、「正向回饋、稱讚」、「信任」。從什麼時候開始,家人之間的生活各自忙碌,不再共同創造家庭記憶,也不再回憶快樂的過去,只剩檢討與講道理。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和孩子們不再玩遊戲,生活被擔心、焦慮淹沒,而我們面對的方式是阻止、規定孩子,而不是學習面對內在的擔心焦慮。孩子做出得意的事情時,我們的反應是冷漠冷淡、要求下次做更好,或盲目的稱讚。這些,寶可夢都做到了。

12-3.jpg

台灣的寶可夢瘋潮, 上到國際媒體, 美國時代雜誌以末日景象來形容, 其中玩家以青少年居多 / 圖片摘自網路

如果「寶可夢」遊戲贏了家庭的溫暖,或許我們能夠化危機為轉機,沉思並做出改變,這不失為借力使力的機會,以下提供幾個方向:

  1. 「連結與好奇」:敞開心胸詢問,你在玩什麼?為什麼那麼好玩?有哪些怪物?該怎麼玩?透過好奇的詢問,藉此產生連結,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並傾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 「接受與承認」:父母能接受孩子所重視在意的,若不接受也給予尊重,這一直是孩子心中的渴望。因此,能承認「是的!這確實是一個很成功的遊戲。」又或者具體表達「是的!這遊戲讓我擔心你會沉迷、忽略功課或安全。」這些接受與承認,通常會使孩子敞開心胸,尊重並關心父母的心情。
  3. 「欣賞與接納」:我們容易假設孩子無法管理自己,尤其當孩子樂在其中時,擔心只會更多。如果我們願意信任孩子是有判斷力、自我負責與問題解決的能力,或許你會想問「你是怎麼抓到這隻的?」、「你是怎麼掌控時間?」當你越欣賞與接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完成某些事情,他們記得的便會是‑我是有能力判斷和自我負責的。
  4. 創造家庭共同回憶:猶如累積愛的存錢筒,共同的活動、話題,一起合作完成,都在累積愛的記憶。一旦愛存得夠,不管社會或生命中發生任何挫折、誘惑,愛的記憶和能量,才是引導孩子走回家的關鍵。

寶可夢」並非直接創造家庭問題,反而打開了潛藏的危機,若能藉此反思,改變過去互動的習慣和模式,或許,一家人開心聊天、分享,彼此信任,家庭歡樂就不再只是夢想。Satir家族治療師深信:家庭是世界的縮影,健康的家庭造就健康的世界。健康的家庭,需要我們具體實踐。

關於更多親子教養、伴侶溝通相關課程,請上任林教育基金會網站
https://www.jenlinst.org.tw/Activity.aspx?tid=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