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社會脈動 > 面對疫情壓力 如何適當調節身心
:::

  面對疫情壓力 如何適當調節身心

 

{637757783480530826}_疫情.png

(林璟佑/花蓮中心主任)

當社會對新冠肺炎充滿恐慌與害怕時,各種相關負面資訊就不斷傳遞著,這種時候大家可以怎樣保持心情和紓解壓力呢?因應疾病所面臨的危機,任林教育基金會和各學習中心也提供相關服務和資源,處理與解決心理及社會上目前遭遇的困難,給予情緒支持與撫慰心靈,以達身、心、靈上的和緩。

每日從電視到網路都不斷的有著新的疫情報導,即使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後,相信在精神上依然是繃緊的狀態,如果覺得每天接收到太多的負面資訊,可先放下手機,暫時不瀏覽社交媒體,讓自己休息;另一方面,則可刻意注意正面的消息。

如何簡單地放鬆心情?建議您每日用10至15分鐘做靜觀練習,靜觀的核心特質主要有:專注(Concentration)、覺察(Awareness)、轉變觀點(Perspective Shift),有助抱持客觀態度,冷靜分析環境現況。

靜觀練習宛如一個「緩衝時間」(buffering time),可以使人在接收訊息後,不會急於反應或行動,如聽到新聞或是左右鄰居搶購酒精口罩,甚至是各種民生物品時,不急於跟進,最好先深呼吸,仔細思考這些訊息是否影響了您的判斷?家中存貨是否足夠?再作決定。

日常周遭的家人、親友與同事等,也多多少少有焦慮壓力,而壓力的潛在因子,包含了擔心、緊張、恐懼等情緒。而過度的焦慮,不僅會帶來情緒上的痛苦、認知和經驗上的扭曲和生理上的不舒服,而且也是會蔓延、傳染的。自己的情緒狀態多多少少會感染給周遭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小孩對大人的情緒狀態是敏感的,當感受到大人的焦慮時,孩子容易產生不良的身心反應。

建議感到焦慮的朋友可替自己計劃時間表,保持規律的生活,亦可抽時間做一些平時沒機會做的事,例如看書、看電影、收拾、整理家中環境,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餐點,當獎勵自己的犒賞。
 
基金會所推廣的理念方案中,有一些方式可以協助處理壓力、恢復身心狀況,邀請您一起嘗試練習:
 
1.要有規律的生活
例如三餐定時(即使吃不下,吃一點也可),正常且適當的休息,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及適度的運動。有好的身體,不僅可以減緩身心壓力,也才有足夠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更能因應壓力。
 
2.接納自己及家人可能會有的情緒反應
例如緊張或情緒低落,瞭解這些都是承受壓力後可能出現的反應。家人間學習相互支持、安慰、分享心情,最好不要壓抑,因為壓抑會衍生許多後遺症,更導致身體不適等狀況。
 
基金會各學習中心也有不定時舉辦各種工作坊及讀書會、電影欣賞等活動,歡迎民眾們來電參加利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