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教育基金會 > 愛的故事 > 愛地球,會首先回饋自己的內在生命
:::

  愛地球,會首先回饋自己的內在生命

【愛自己的系列故事②】

愛的點子:關心生態環境和地球資源。

文/孫誨遠(本會社工員)

六十五歲的徐大哥每天神采奕奕進基金會,他做很多事情,只要是可以協助我們將工作順利完成的大小事、繁雜事、瑣碎事,他都歡喜請問,效率完成。

兩年半1095個不間斷的日子,身為一位志願為非營利事業機構每日付出的行政業務志工而言,最需要的是熱忱的元素,我問徐大哥他心中所認為的愛是什麼,他害羞卻很爽朗的大笑,平易近人的回答:「我說不出什麼是愛,但是就是和平的感覺吧;我在旁邊等待你們每個人告訴我你們的需要,當你們很快樂、工作運作得很順利,可以因為我所做的小小事情,而讓你們因此節省時間,產生更好的精神品質去服務更多人,那麼,我就覺得心中很和平,很有意義。」

在2011年年底,有鑑於基金會課程愈來愈多,學員、經常往返的帶領志工與培訓學員增加,基金會向來饒富人情味的客廳與志工接待區,常會被不知名的夥伴們輪流擺上糕餅、餐食、糖果等,這個宛如家庭般環繞溫馨氛圍的區域,當課程結束離開,或者當有人留在這裡用餐後、紛紛留下不少塑膠紙類或保麗龍餐盒杯碗筷子……,廚房的垃圾桶便瞬間爆滿,並且除了內部職工以外,其他較少理解本會回收系統指引的夥伴們,便統統將包括沒有吃完的飯菜或沖洗後可以回收的塑膠類餐盒,直接棄置於垃圾桶內。

在徐大哥的眼中,非常捨不得這些資源。2012年年初,他開始自動為自己打造一個使垃圾減量的分類回收系統,我們的垃圾桶變得只剩下一個,小小的一個。但是每天,這個垃圾桶都夠用,不再跟以前一樣,不消半天時間便溢滿出來。

徐大哥的方式,就是力行「愛的運動」裡,「愛生命」的第八項:「我關心生態環境與地球資源。」他不是一位精專於資源回收的專家,但是卻可在垃圾桶內所有的內容物中,眼尖的看到,只要不是用過的衛生紙,舉凡紙類,再小的紙張,他都挑出來歸於紙類回收區。只要是用過的塑膠袋,即使裡面是油污菜屑,但是他耐心的將垃圾袋反面沖水、晾乾,歸類於塑膠類回收區。我們的廚餘另外以一個器皿裝置,而所有各類材質的便當盒或餐具,在水龍頭下清洗不夠乾淨的,徐大哥會非常誠懇的告訴我們,這些東西都是珍寶,經過他沖乾淨、並以剪刀剪碎,我發現,連帶裝這些資源回收的袋子,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大或那麼多袋了。

他說:「清除東西,就像人的一生,當我在做這些事情時,收穫實在很多。就好像讓我有機會回過頭看自己走過的歲月,透過不耐煩整理某樣東西,到耐心的將它順理好了;不需要的東西,或者可以珍惜的東西,都在那一瞬間的心念,讓我去做決定、去省思自己,也可以說是鍛鍊去蕪存菁的過程。我很歡喜,很有成就感,因為我讓一切變得簡單、有意義,並擁有品質。」

愛的運動,在本會從上到下,由內部確切落實展開,包括羞澀的徐大哥也以行動做出了具體品質。當我們學習愛,我們將在付出的過程,擁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感動與滋養。